赤壁赋教案范文(《赤壁赋》备课札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8 09:06:04    

《赤壁赋》是苏轼黄州突围的重要见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如何把这样一篇生命突围之作讲好,能让学生听得懂,学得透,有真收获,需要下一番功夫。

这是一篇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字词方面,得认真过关,积累文言知识是不能忽视的环节。文章中的情感变化是清晰的,正是情感的流淌,是行文的线索,也可以当成授课的主线。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一是梳理文章,积累文言知识;二是诵读品味,把握情感变化;三是鉴赏涵泳,体会人生哲理。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赋诗作文皆是有感而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情真意切离不了,苏东坡泛舟游赤壁,有无情感的流露?学生很轻松地找到“于是饮酒乐甚”“苏子愀然”“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等句子,梳理出“乐——悲——喜”的情感主线。

因景生乐,赏美景

作者因何而乐呢?一曰良辰,二曰美景,三曰畅情,四曰乐事,其中,美景是核心。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空灵而朦胧,开阔而苍茫的赤壁风月给人无限的遐思,此情此景,游人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多么惬意,一叶扁舟、高悬的明月、浩瀚的江水、洒脱的胸怀,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游人太高兴了,生出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想,学生如果能用声音传递出这种惬意那就更美了。

在这如此美妙的情况下,自当放歌。快乐总是倏忽而过,“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是多么地开怀,“美人”一出,情绪立转。课堂上,学生朗读这四句是必不可少的,“天一方”如何处理呢?“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一般代指所思慕的人,君王,理想追求,这里的“美人”借指理想追求。“望美人”暗写苏子虽然被贬,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

引起作者情感骤变的还是洞箫声,箫声起,悲意生,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作者描写箫声,借助夸张/比喻/正侧结合,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

对于“潜蛟”“嫠妇”等,程翔老师撰文指出,潜蛟即蛟龙,“初九,潜龙勿用”,初九,巨龙潜伏水中,暂不施展才用。洞箫声触动了深谷中的潜蛟,使其开始舞动,其实是苏子内心不宁静。嫠妇语出《左传》,有嫠不恤纬的成语,寡妇不忧虑纬少,而恐国亡祸及于己。苏轼借用这些典故,说自己如同一个寡妇,非常可怜;尽管可怜,仍心系君王,念念不忘国家,这与前文的“美人”是一致的。

因情伤悲,叹悲情

正当大家饮酒唱歌,客人吹了一段箫,箫声一出来就不对了,是悲凉之声,我们先不探讨这箫声为何竟如此悲凉,苏子听后的有什么反应呢?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至此,快乐告一段落,悲生矣。

客人想到了谁呢?自然是曹孟德。这一段文字可比肩《念奴娇•赤壁怀古》,短短文字,把曹操的英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文字是有层次感的,看这句子,“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连续打胜仗,统帅大军,一扫江南,滚滚而来的气势,压得孙刘喘不过气来;“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四句四字短语,极写军威,千军万马聚焦在豪气万千的曹操身上,其诗铿锵有力,可谓人生巅峰。

学生如能体会这些,自能读出这节奏、这声势、这味道。犹如李白的“只今惟有鹧鸪飞”,“而今安在哉”一句气象突变,物是人非。再了不起的英雄也会湮没在历史中,何况渔樵呢?

叙述曹操的一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三个问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今安在哉?”谁不知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写的呀,“困于周郎者乎”这一句是强调的曹操被打败,借此来说人生巅峰时、失意时的淡然处之吗?这问句有什么用呢?

如果把三个疑问句改成陈述句表达效果如何?比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曹孟德之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今不在了!

很明显,句式是不同的,句式有变化,行文也就有了跌宕变化。从内容表达上来说,还是文治武功了得的曹操不在了,郁乎苍苍的山河依旧在,人生虚无感顿生。

此外,无穷与短暂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对比都是为了突出这“悲”。

解脱突破,悟哲理

苏轼是如何劝解客的呢?

聪明的苏子善于从身边事务发现人生哲理,这大概就是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刻的自然的“水”“月”变成了哲理的“水”“月”。

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即使一瞬间的工夫也不曾停止,就像永远奔流的河水,就如随时圆缺的月亮。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是不一样的,前日在京城,昨日在京城,不一样,今日那在黄州也自然不一样,在黄州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

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都是不变的,就如河流不断奔腾,最终却没有流走;月亮有圆缺变化,最终却还是那个月亮。人个体的生命相对于山川日月是短暂的,但比蜉蝣、蝼蚁、蟪蛄要长久。更何况人类代代相承,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也是延绵不断,所以,万物与我都是无尽的,又羡慕什么呢?

以上是针对人生有限的回答,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看待人生,那么接下来这一段文字,则为摆脱现实的困境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天地万物如果有主人,一毫莫取;但天地万物是没有主人的,且无穷无尽,我们可以共同享受。不去争什么英雄,也不必定做什么渔樵,一切随缘自适就好,活在当下,做一个快乐的“适者”。正是这份旷达,这份洒脱,客喜而笑。

回扣文本,话“共适”

苏子说,吾与子之所共适,课文第一节和第五节苏子用形象的语言告诉了我们怎么“共适”。

课堂上学生再读,自然能发现前后的照应,能发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味道。

人就应该把自己解脱出来,不要在苦难和痛苦中永远纠缠沉沦下去。怎么解脱?投身于大自然,在清风明月中获得人生的寄托,才能像第一节那样欣赏赤壁的风月图,像第五节那样“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人就应该这样活着。

从文章来看,经历乌台诗案的苏子好像没受啥影响,反而客生出几多悲来。相当多的人认为主客实为一体,《赤璧赋》继承和发展了汉赋惯用的“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作者借客人之口来宣泄人生失意的苦闷。如此的话,现有的行文段落就要调整一下了。

跳出文本,悟“超脱”

本文哪一段是作者最先想到又最想表达的?理由何在?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第四段”,要理由的话,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来,他的人生遇到了挫折,出现了危机。怎么给自己一个快乐活下去的理由?在这篇文章里,他就借助夜游赤壁,客人吹出悲哀的箫声,然后是客人一番人生短暂、人生悲凉的自白,苏子加以劝说,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作者心路历程的展示。陶渊明给后世的我们指引了一条道路——退隐。苏轼给我们指引了另一条路——超脱。

给学生埋一光亮的种子,当他需要的时候,自能心里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