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发卡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预付卡又叫储值卡、消费卡、福礼卡、智能卡、积分卡等,顾名思义就是先付费再消费的卡片
二、分类
按是否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分为记名预付卡和不记名预付卡,记名卡可挂失,非记名卡不可挂失。;按信息载体不同分为磁条卡、芯片(IC)卡。
三、认识预付卡
无论是哪种观点,大家都比较认同的就是预付卡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性货币1、银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银行储蓄卡、借记卡。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钱包式借记卡。PS:信用卡属于贷记卡2、电信行业,如:移动、联通、电信,都是自己的预付费品牌,如移动的神州行、动感地带卡就是预付费卡,充值后才能使用。3、银联与交通银行发行的太平洋世博非接触芯片预付卡;4、商家:商场、超市、餐饮、娱乐、美容、理发等各个行业的购物卡、礼品卡、会员卡等;5、第三方发卡机构:与众多商家签订协议,布放受理POS终端,发行一张跨行业消费的预付卡,可到众多联盟商户刷卡消费;四、分类商业预付卡按使用范围不同可划分为单用途预付卡和多用途预付卡。
单用途预付卡单用途预付卡是由发卡机构发行的,只在本企业或同一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用的一种预付卡。包含规模发卡,集团发卡和品牌发卡。案例:如苏宁礼品卡、沃尔玛卡、家乐福卡、百盛卡、美容卡、健身卡等,只能在发卡企业内部使用。单用途预付卡由商务部监管,发卡企业应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向各级商务部备案,[1] 购买者可以登录网站查询发卡机构是否备案多用途预付卡多用途预付卡是由发卡机构发行,可以发行机构之外的企业或商户购买商品或服务用的一种预付卡,可跨地区、跨行业、跨法人使用。案例:商通卡、福卡、新生易卡、欢付通卡、连心卡等,可在商场、便利店、餐馆等多个签约客户处使用多用途预付卡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发卡企业需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本期谈谈预付卡购物
一种交易方式最早在海外出现,这就是用预付卡来购物。预付卡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性货币,其英文译名为 Paid Card,故在台湾简称为 P卡。这种卡通常是印有精美图案的塑胶薄卡,所以又被称为塑胶货币,你懂得!预付卡购物的使用过程是:消费者在某一系统范围内的商店预交限定数额的现金,得到此卡,在这些商店里即可不用现金仅凭借此卡在预付金额内一次或多次直接购物。预付卡使用概况预付卡购物是继信用卡之后出现的交易形式。使用最普遍的是日本。日本从1983年开始发行预付卡,到1989年底,已发行10亿9千余万张,其中发行量较大的是电信和运输业。拥有4300多家便利商店的日本7一ELEVEN连锁店,1989年在系统内推出预付卡,获得成功。预付卡在1992年进入台湾。1992年1月,台湾圈内的某便利商店开始第一阶段预付卡尝试发行,仅限于公司范围内员工。发行的第二阶段于同年10月进行,发行扩至16家便利商店。所发预付卡面值为500元(新台币,以下同)。预付卡日使用量达32张,每位持卡者月消费额比用卡前平均高出23%,其导入速度之快,营业额升幅之高都很令人惊讶。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便利商店甚至将预付卡视为摆脱困境的灵丹妙药。商家有利可图推行使用预付卡,对两界来说主要有以下好处。其一是增大了安全性。使用预付卡后商家不经手现金,大量减少了现金的流动,既可避免收假钞的损失,又可减少盗劫等凶险。其二是盈利增多。使用预付卡时商家预收现金,钱款拖欠大量减少,可灵活运用的资金增多,益于展开经营,同时,利用时间差可以获得很多利息。消费者用预付卡购物时,卡上数字减少不像现金出手那样心痛,消费者节制力降低,可使销售增长。其三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使用预付卡,现金收汇、账目收支大量减少,既可提高效率,又可减少人工和设备的费用。其四是能稳定客源。消费者在某系统的商店预付现金而得到预付卡后,便会在一定时间内与其他系统的商店“断交”,成为该系统商店的稳定客户。其五是能完善企业形象有利于长远发展。便利商店难与巨型商厦竞争,但通过预讨卡可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预付卡这一科技产物又会赋予企业以先进的形象,能有力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增强竞争力。消费者也有好处使用预付卡对消费者来说也有不少好处,表现在:其一是安全。带上一张薄薄的预付卡,可不带或少带许多现金,减少失窃和遭劫之险。其二是方便。用预付卡购物易于携带,购物后能显示余额,不会落得满口袋零钱,用起来很方便。其三是易于计划。孩子用钱不给不行,给现金又怕孩子乱花,有了预付卡,小孩零用钱可按预算使用,家长放心。其四是能满足新潮需求。预付卡能映衬人的经济地位,满足学生或其他年青人追求时髦的心理。其五是有收藏的价值。预付卡设计制作精美,又限量或成套发售,是有价值的收藏品。预付卡使用前景展望预付卡购物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现时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消费者使用受限制。一种预付卡只能在发卡的同一系统内的商店使用,无法在更多的商店使用,更无法在多种行业中使用。二是商家投资回本难度大。商店须配备读卡机(台湾现时每台约8万多元新台币),加之使用和维修费用,支出不小,对营业利润率较低的便利商店来说,回本并不太容易。这两个问题,对预付卡的进一步推行自然是有阻碍作用的。不过这些并不是不可克服的,比如:争取扩大商业界联合,使预付卡能在更多的便利商店、超级市场、快餐店中同时使用,克服现有局限,即可增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使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二十一世纪金钱的前锋是塑胶货币。预付卡便是塑胶货币的一种。预付卡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已大量应用,并且已顺利进入台湾。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无论对商家还是消费者,预付卡都是利多弊少的。随着商家的努力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预付卡是能够进一步发展的。预付卡购物是发展中的新事物。无疑是值得我国内地商业界加以关注、研究和利用的。
